提交人:刘红 提交日期:2025-11-17
为全面掌握各项重点工作的推进情况,科学谋划下一阶段发展任务,近日,我校组织召开系列专题汇报会。党委书记、校长韩卫红全程参会指导。本次系列会议聚焦人事制度改革、特色育人实践、人才培养项目及产教融合等关键领域,通过集中研讨、深入交流,进一步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为扎实推进各项工作、实现年度发展目标奠定坚实基础。
深化人事制度改革,激发教职工队伍活力
11 月 12 日上午,学校召开了职称评定、岗位晋升及绩效工资改革专题推进工作会议。组织人事处处长杨冬成就三项改革的前期调研情况作了详细汇报。
副校长祁玉洲主持会议并强调,三项改革是激发办学活力的关键举措,必须站稳教职工立场,把工作做细做实。在推进过程中要特别注重政策的解读与沟通,及时回应教职工关切,营造理解改革、支持改革的良好氛围,最大限度凝聚共识,夯实改革的群众基础。
在听取汇报后,韩卫红对改革准备工作予以充分肯定,并就下一阶段工作提出三项明确要求:一是政策设计要“精准施策”。要以严谨细致的态度全面梳理现有政策,确保制度设计科学合理、 切实可行,紧密契合学校发展战略与教职工的实际需求。二是调研论证要“广纳深研”。要广泛听取不同层面教职工的意见建议,深入把握各方对改革的核心关切,以详实的数据和充分的研讨为 方案制定提供坚实依据。三是推进实施要“保障有力”。要加强组织领导,建立高效工作机制,明确部门及人员责任,形成协同合力;同时强化全过程监督与动态评估,及时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确保改革举措精准落地、取得实效,最终让广大教职工受益,为学校事业持续健康发展注入动力。
系统推进“五彩五有”,构建特色育人新格局
11 月 12 日下午,我校在行健文化中心 913 会议室召开“五彩五有”实践探索及今后规划的汇报会。学生工作处处长朱晨晖就我校“五彩五有”的实践探索及下一阶段重点任务与实施路径作了专题汇报。各参会人员结合工作实际进行了交流发言。
副校长王著在部署中指出,要进一步加强宣传引导、明确规划实施的时间节点,并注重系统梳理已有成效,推动成果总结与推广。
韩卫红就深入推进“五彩五有”育人工程提出三点要求:一要强化顶层设计,注重部门协同,系统谋划、整体推进;二要推动理念全面渗透,将“五彩五有”深度融入教育教学与管理服务全过程,切实转化为学生的成长动能;三要注重成果凝练,及时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特色经验,持续丰富内涵,确保育人工程取得扎实长效。
实施“鲁班苗圃工程”,打造高素质人才培养新高地
11 月 14 日上午 8:30,我校“鲁班苗圃”技能型、创新型、复合型人才培养工程推进会在庄重而务实的氛围中顺利召开。教学科研处处长杨羊处长系统汇报了工程实施进展。该项目聚焦三类人才培养,构建了“筑基—拔高—凝果”三段递进式培养体系,依托校内外双导师协同机制,系统推进课程建设与分类培养。目前已完成组织架构搭建、127 名学员遴选及课程方案制定等工作,即将正式开班。
副校长顾全就项目推进提出四点意见:一要统一思想,凝聚共识;二要加强部门协作,形成合力;三要明确系部主体地位,赋予其项目实施主导权;四要持续优化课程体系,紧密对接行业标准与技术发展,及时将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融入教学实践。
韩卫红在总结讲话中从五个方面对工程实施提出要求:一要注重专家引领,邀请知名专家参与调研论证;二要营造良好氛围,通过聘任仪式、启动仪式、专家讲座等形式增强学生归属感;三要扎实系统推进,建强导师队伍、完善课程体系、精准培养对象; 四要严格阶段转换,确保培养进程有序衔接;五要强化成果凝练, 通过校本教材、论文发表、课题等形式积累材料,为冲刺教学成果奖奠定基础。
破局产教深度融合,赋能市域联合体建设
11 月 14 日上午 10:30,产教融合及市新能源产教联合体工作推进专题会准时召开。会上,产教融合处处长周同民就当前工作推进情况、阶段性成果及面临挑战作了系统汇报。各相关系部负责人结合本部门实际进行了补充发言。
在听取汇报后,副校长祁玉洲对前期工作给予肯定,并就破解难题、深化融合提出了指导性意见。
韩卫红指出,学校对产教融合工作高度重视且已取得显著成果,但必须清醒地认识到当前仍存在“数量不足、层次不高、融合不深”等突出问题。他强调,产教融合根本目的是服务于学生的高质量充分就业。为此,他明确提出“四个要”的工作要求:一 要“真重视”,从思想根源上提升认识,压实责任;二要“深融合”,推动人才共育、过程共管、成果共享,与企业结成命运共同体; 三要“扩队伍”,广泛动员骨干教师和企业专家,建强协同育人队伍;四要“严规范”,健全管理制度与考核机制,确保合作项目行稳致远。
此次系列专题汇报会的成功召开,充分体现了学校对重点工作的系统谋划与科学统筹。通过分专题、分阶段的深入研讨,学校进一步厘清了工作思路、压实了主体责任,并精准聚焦发展过程中的关键问题。这为各项重点任务的顺利推进与年度发展目标的圆满达成,奠定了坚实基础。
所属专题: 师资队伍 专业建设 学生工作 教学科研 党工团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