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人:刘红 提交日期:2025-09-30
中秋佳节将至,现代服务系中西面点专业的实训室内暖意融融、甜香弥漫。徐双意老师一边娴熟地示范着月饼制作,一边将育人道理娓娓道来:“揉面要力道均匀,如同对待手艺,贵在一份专注与恒心;包馅要松紧有度,正如传承文化,需守住根本,不偏不倚。”
这不仅仅是一堂实训课,更是一场“以饼寄情、以技传德”的中秋主题实践。2024级中西面点专业的全体学生与老师齐聚一堂,在面团的揉捏塑形与馅料的精心配比中,不仅亲手还原传统风味,更在劳动中品味文化的深厚底蕴,在协作中涵养未来的职业精神。
以食为礼,涵养悠悠“家国情”
活动伊始,徐老师便以“月饼里的文化故事”为题,为同学们铺开了一幅中秋文化的隽永画卷。他从“嫦娥奔月”的神话传说,讲到“千里共婵娟”的文人雅趣,再谈到今日“月饼寄相思”的情感载体。一番娓娓道来,令同学们在历史的回响与情感的共鸣中,深切感受到了传统节日所承载的文化底蕴与家国情怀。
“原来,我们手中揉捏的不仅是面团,更是一份沉甸甸的文化传承。”一位学生在认真观摩后深有感触。实操环节中,师生们不仅复刻了经典的广式、苏式月饼,更融入了现代健康理念,创新推出了低糖紫薯、全麦坚果等新口味。徐老师适时点拨道:“传统并非静止的标本,而是活态的传承。就像我们的专业,既要敬畏传统技艺之根,也要拥抱时代需求之变,在‘守正’与‘创新’之间,找到文化传承的生命力。”一番话,将“传统与创新”的辩证思考,如种子般播撒进学生心田。
以技砺心,淬炼时代“匠心魂”
“月饼皮的厚度要控制在3毫米,误差不能超过0.5毫米。这不仅是对标准的口感负责,更是对职业的一份敬畏。”在实训操作台前,徐老师手把手指导学生擀皮、包馅、压模,将“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工匠精神,融入每一个教学细节。学生们围在一旁专注观摩,认真模仿着老师的动作,指尖沾满面粉也毫不在意。遇到难点主动提问,彼此交流操作技巧,整间实训室里洋溢着专注的神情与求知的热情。
所属专题: 系部动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