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教活动周 | 科技光影筑梦 职教学堂启新—— 盐城晚报小记者沉浸式体验校园科技与人文之旅


提交人:刘红     提交日期:2025-05-18


     5 月 17 日上午,盐城晚报小记者们怀揣着好奇与期待,踏入我校校园,一场别开生面、融合科技、航空与光影艺术的沉浸式体验之旅就此拉开帷幕。他们近距离感受现代科技与人文艺术交织的独特魅力,在探索与体验中收获知识与乐趣。此次活动作为我校 “职教活动周” 系列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旨在通过多元体验形式,向青少年展现职业教育的创新活力与多元魅力。

 

 

第一站:

砺行楼·低空经济产业学院——无人机探秘

     活动伊始,智能制造系老师引导小记者们步入低空经济产业学院。展台上,微型航拍无人机的精巧机身与大型工业无人机的硬朗线条交相辉映,令人眼前一亮。老师们以生动案例揭秘无人机应用:农田里,它们化身精准喷洒的 “科技农夫”;物流中,变身为跨越山川的 “空中信使”;救援时,成为深入险境的 “生命探测器”。最激动人心的模拟飞行环节,小记者们在专业指导下紧握遥控器,随着虚拟场景中无人机 “起飞”“盘旋”,指尖操作化作现场此起彼伏的欢呼,科技的魅力在专注的眼神与雀跃的笑声中悄然绽放。

 

第二站:

笃行楼·航空职业体验馆——逐梦蓝天

     带着对科技的炽热憧憬,小记者们迈着轻快的步伐转场至笃行楼模拟客舱体验区。师生们化身 “机长” 与 “乘务员”,引导孩子们有序入座。当系好安全带的提示音响起,沉浸式互动课堂正式开启 —— 乘务员老师手持救生衣模型,以生动的情景演绎讲解航空安全须知,在角色扮演中学习氧气面罩的正确使用方法。模拟环节,孩子们紧握扶手,跟随 “乘务员” 的示范完成应急避险动作,紧张又兴奋的氛围中,航空安全知识如春雨般浸润心田。这场别开生面的体验,让蓝天白云的梦想在孩子们心中悄然播种,也让职业教育的多元魅力在实践互动中熠熠生辉。

图片
第三站:

行健文化中心·全景教学空间——未来课堂初体验

     随后,小记者们来到行健文化中心五楼的全景教学空间。踏入宽敞的场馆,一张占据整面墙壁的巨型沉浸式屏幕瞬间抓住所有人的目光,其细腻的像素矩阵与震撼的视觉张力令孩子们发出阵阵惊叹。信息中心老师巧妙切换思路,以孩子们熟悉的动画为切入点 —— 当《熊出没》的森林场景通过超高清画质铺满整个屏幕,溪流潺潺的音效透过环绕立体声系统扑面而来,小记者们仿佛置身于原始森林,伸手就能触碰飘落的枫叶。这场充满童趣的沉浸式体验,让学生在欢声笑语中播下了探索未来科技的种子,超大屏、高画质、立体声的三重震撼,成为孩子们记忆中闪亮的科技符号。

图片

 

第四站:

“邂逅光影”电影机馆——胶片里的艺术密码

     旅程的最后一站,小记者们踏入弥漫着复古气息的电影机馆。馆内,近百件电影设备展品如时光的使者,静静诉说着电影工业的百年变迁 ——19 世纪的手摇放映机布满铜绿,曲柄转动间仿佛能听见胶片刻痕与光轨摩擦的声响;20 世纪中叶的老式胶片摄影机,金属机身镌刻着机械美学的精致纹路;现代数字放映设备则以流线型设计彰显科技质感,新旧展品在暖黄灯光下串联成一条流动的光影长河。

图片

 

     小记者们簇拥在幕布前,有的踮脚调整相机焦距,有的凑近观察放映机运转的齿轮,镜头闪光与影片画面交相辉映。胶片特有的颗粒感与机械运转的嗡鸣,让孩子们触摸到电影艺术的原始温度,眼中闪烁的不仅是对经典的好奇,更是对光影叙事魅力的真切热爱,这场跨越时空的电影之旅,为今日的科技体验画上了一枚充满人文情怀的句点。

 

     在这场持续两个多小时的沉浸式体验中,小记者们穿梭于校园各个特色场馆,用脚步探索科技与艺术的交融之美,以好奇之心叩响知识的大门。活动结束后,一位小记者兴奋地分享道:“真没想到,小小的无人机能成为救援的‘空中奇兵’,古老的电影机竟藏着百年光影传奇!每一次体验都像推开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太震撼了!”

 

     此次校园探访不仅是一场知识的饕餮盛宴,更是一次别开生面的职业启蒙之旅。学校依托产教融合的实景化平台,将前沿科技与人文艺术融入互动体验,让青少年在亲手操作、亲眼见证中,悄然播下逐梦未来的种子。这片孕育创新与希望的沃土,也将持续为孩子们开启更多通向无限可能的未来之窗。

 


所属专题: 合作交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