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交人:刘红 提交日期:2025-05-12
5月7日下午,我校2025年校园科技节第二场活动在行健报告厅成功举行。活动特邀南京新慧恒诚知识产权有限公司经理徐彪作《守护创新的边界:从日常教研到知识产权申报的实践路径》专题报告。他结合职业教育特点,通过丰富案例系统阐述了知识产权保护的核心要点和实践路径,为我校教师提升科技创新成果转化能力提供了专业指导。
学校副校长顾全介绍了本次讲座主讲人的研究方向、学术成果以及讲座背景,作为2025年科技节的第二场活动,希望全体老师学有所获,激发科技创新灵感。
聚焦创新边界:知识产权的基础与价值
徐彪从知识产权的基本概念入手,系统介绍了其定义、作用及分类。他强调,知识产权不仅是法律赋予创新者的权利,更是推动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的核心动力。通过剖析专利、商标、著作权等不同类型知识产权的特点,他指出,职业教育领域的教研成果同样具备申报知识产权的潜力,鼓励师生在日常教学中注重创新积累。
从理论到实践:授权条件与技术交底书撰写
徐彪在讲座中重点讲解了知识产权授权的关键条件,结合职教领域典型案例,深入剖析了技术或创意的新颖性、创造性和实用性判定标准。此外,他系统演示了技术交底书的撰写规范,涵盖技术背景、创新点及实施方案等关键内容,并针对描述模糊、保护范围过窄等常见问题提出了规避建议。
案例剖析:守护创新成果的现实意义
徐彪通过多个真实案例,深入剖析了知识产权纠纷的成因及应对策略。他以某职业院校教师因未及时申请专利导致技术成果被仿制的典型案例为例,强调“创新无边界,保护需及时”的重要性。鲜活的案例引发强烈共鸣,师生们一致认为这些实例贴近职教科研实际,对今后成果转化工作具有重要指导价值。
本次专题讲座是学校深入贯彻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重要举措,通过系统构建“教学——科研——转化”一体化的创新实践平台,着力强化教师队伍的知识产权保护意识和专利布局能力,切实提升技术成果转移转化的实效性。活动聚焦职业教育领域创新发展的实际需求,以案例教学和实务指导相结合的方式,为教师科研成果的专利化、市场化提供专业支撑,对推动职业教育内涵式发展、服务区域产业转型升级具有积极的促进作用。
所属专题: 师资队伍 教学科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