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校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是否会重塑人才培养新模式”主题在线研讨会


提交人:刘红     提交日期:2025-03-23


我校成功举办“人工智能是否会重塑人才培养新模式”主题在线研讨会

      2025年3月17日,我校在全景教学空间成功举办了以“人工智能是否会重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主题的在线研讨会。此次会议特别邀请了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张广兴研究员、山东职业学院副校长王绍军、智慧树网副总裁陈弘三位业内专家,围绕AI赋能教育新路径展开了深入探讨。我校副校长顾全出席会议并致辞,学校教师代表通过线上线下相结合的方式积极参与了此次研讨活动。

      顾全在致辞中指出,在当今科技飞速发展的时代,人工智能正以前所未有的深度和广度深刻改变着教育生态。他强调,职业教育肩负着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重任,必须紧跟时代步伐,积极拥抱新技术。我校正持续推进AI技术与课堂教学的深度融合,不仅引入先进的AI教学工具以提升教学的智能化水平,更致力于探索如何将AI技术与专业课程有机结合,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在人工智能的助力下,获得更优质的教育资源和更广阔的发展空间。

      陈弘副总裁以《AI赋能职业教育新生态》为题作专题报告。他系统阐释了AI时代学生能力培养的转向以及教师角色的转型,明确提出智慧教育应聚焦于个性化学习、产教融合以及质量内涵建设。陈弘强调,AI技术不仅能够为学生提供量身定制的学习路径,还能通过数据分析和智能反馈,帮助教师更好地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从而实现精准教学。此外,他还探讨了如何通过AI技术深化产教融合,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需求的紧密结合,为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有力支撑。

      张广兴研究员对陈弘的观点深表认同,并结合自身的科研实践进一步指出,AI技术在教育领域的应用虽然具有巨大的潜力,但必须始终立足教育本质。他强调,教育不仅仅是知识的传授,更是价值观的塑造和人格的培养。在构建人机协同的育人体系时,我们应充分利用AI技术的优势,如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和精准的学习分析能力,但同时也要高度重视教师的引导作用。他认为,教师应成为学生成长道路上的引路人,关注学生的情感需求和个性发展,引导学生正确使用AI技术,避免过度依赖,确保技术服务于教育的根本目标。

      王绍军副校长以《AI + 新形态资源库重塑人才培养新模式》为题,分享了学校在AI驱动教学改革中的实践经验。他从人才培养路径创新、教学互动模式重构、虚实结合场景应用以及资源共享机制等四个方面,系统阐述了AI技术如何赋能职业教育。他强调,AI技术的深度应用不仅推动了教学模式的革新,更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提供了有力支撑。

      在线上线下研讨环节,我校教师围绕AI实训课程开发、教师数字素养提升等关键议题与专家展开了深度交流,确保技术赋能与产业需求紧密结合。专家强调,教师需不断提升“AI + 专业”的复合能力,既要掌握AI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应用方法,又要将其与专业课程深度融合,以创新教学模式、提升教学效果。此外,专家特别指出,在技术赋能的过程中,教师应始终坚守育人初心,关注学生的全面发展,避免技术应用流于形式,真正实现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目标。

      现场教师代表结合自身的专业教学实践,生动分享了AI赋能课堂的多元成效。例如财会专业借助智能批阅提高了作业批改效率,使教师能够更专注于个性化指导;体育教学运用生理监测技术实时分析学生运动数据,优化了训练方案,提升了教学的科学性和针对性;烹饪课程依托智能检索革新了知识获取方式,帮助学生快速掌握海量烹饪技巧和食材信息;思政课堂则依托AI资源库丰富了教学维度,增强了课堂的吸引力和实效性。教师们一致表示,将始终坚持“以生为本”的教育理念,在AI应用中注重情感关怀,同步推进学生数字素养培育与信息伦理教育,确保技术赋能与人文关怀并重,助力学生全面发展。

      本次研讨会的成功举办,为我校深化人工智能教育改革提供了宝贵的理论指导和实践启示,进一步明确了未来发展方向。学校将以此次研讨会为契机,持续探索AI与教育教学的深度融合,通过技术创新驱动育人模式升级,构建更加智能化、个性化和高效化的教育生态,为培养适应新时代需求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贡献职教智慧。

 

 

 


所属专题: 教学科研